被蜈蚣咬伤后的急救处理需结合户外环境特点,优先采取现场可行的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一、立即基础处理
-
挤出毒液
迅速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手指挤压伤口周围,尽量排出毒液(避免用嘴吸,以免二次中毒)。 -
碱性液体中和
用肥皂水、小苏打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或溪水反复冲洗伤口,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 -
绑扎近心端
若伤口在四肢,可用布条、鞋带等在伤口上方5-10厘米处松紧适度绑扎,每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防止组织坏死。
二、减轻症状与应急替代方案
-
冷敷止痛
用溪水浸湿衣物或冰袋冷敷伤口周围,缓解疼痛和肿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
就地取材外敷
寻找周围可用的草药,如鱼腥草、蒲公英、鲜芋头叶捣烂敷于伤口,临时解毒消肿。
三、后续处理与就医
-
观察症状
若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全身症状,说明可能发生过敏或严重中毒,需立即就医。 -
药物辅助
若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蛇药片(如季德胜蛇药)或止痛药(如布洛芬),可按说明服用。 -
预防感染
抵达医院后需进行伤口消毒(碘伏/酒精)、注射破伤风疫苗,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
- 避免误区:切勿用香皂、碘酒等酸性物质清洗伤口,可能加重毒性反应。
- 环境防护:溯溪时穿长裤、高帮鞋,避免直接翻动石块或接触潮湿腐木。
若现场处理后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拨打120或尽快前往有抗毒血清的医院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