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核心方案)
-
吡喹酮
- 作用:首选药物,对成虫、童虫、虫卵均有高效杀灭作用,疗程短(2日)、治愈率高。
- 用法:每日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2日。
- 副作用:偶见心电图异常、转氨酶升高或中毒性肝炎,需定期监测。
-
硫氯酚(别丁)
- 适用情况:囊蚴虫感染或脑脊髓型患者,疗程较长(10-30日)。
-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头痛、荨麻疹等。
-
三氯苯达唑
- 特点:疗效与吡喹酮相似,不良反应轻微,剂量为10mg/kg/日,连服3日。
-
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
- 适用性:对肺吸虫病有效,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及潜在溶血风险。
二、手术治疗(辅助手段)
- 适应症:皮下结节、肠梗阻、脑脊髓压迫等药物无效或症状严重者。
- 术式:包括皮肤肿物切除术、肠段切除吻合术等。
三、对症支持治疗
- 脱水降颅压:脑脊髓型患者使用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 止咳止痛:胸痛、咳嗽者可短期使用止咳药及镇痛剂。
- 并发症处理:
- 肝损害:加用保肝药物。
- 感染:联用抗生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
四、预防与康复管理
- 阻断感染源:避免生食溪蟹、蝲蛄,饮用安全水源。
- 定期复查:治疗后监测肝肾功能及影像学变化,防止复发。
- 中医辅助:槟榔、仙鹤草芽等中药可辅助驱虫,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关键提示
- 早诊早治:早期规范用药可显著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 遵医嘱:药物剂量和疗程需严格按医生建议执行,不可自行调整。
若出现严重症状(如剧烈头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