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泻:这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由于剩余小肠过短,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吸收即排出,导致频繁腹泻。严重时可能每天腹泻量高达2升,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
-
营养不良:因小肠吸收面积不足,99%的营养吸收受限,导致体重下降、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甚至出现恶病质。长期患者可能出现维生素(如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镁)缺乏。
-
水电解质紊乱:腹泻导致钾、钠、氯等电解质大量流失,引发脱水、低血压甚至休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抽搐(因低钙、低镁)。
-
其他并发症:
- 肝功能损害: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可能引发肝损伤。
- 泌尿系结石:高草酸尿症等代谢异常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 器官功能衰退:严重者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病程分期表现:
- 急性期(术后早期):以严重腹泻、电解质紊乱为主,可能危及生命。
- 代偿期(术后数月-2年):腹泻减轻,但营养不良逐渐显现,可能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
- 恢复期(术后2年以上):症状趋于稳定,但部分患者仍需营养支持,长期依赖肠外营养者可能出现肝损伤。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小肠造影、血液检测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