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选择,结合心功能、合并症及药物耐受性综合考量。核心药物及使用要点如下:
一、基础治疗药物
-
利尿剂
- 常用药物: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
- 作用:缓解水肿、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降低心脏容量负荷。
- 老年人注意:需监测电解质(如低钾、低钠或高钾血症),螺内酯与排钾利尿剂联用可减少电解质紊乱风险。
-
ACEI/ARB类药物
-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缬沙坦
- 作用:抑制心肌重构,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长期预后。
- 老年人注意:初始剂量宜小,监测肾功能及血钾水平,避免低血压。
-
β受体阻滞剂
- 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 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猝死风险。
- 老年人注意:从小剂量起始,逐步调整至耐受剂量,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或哮喘患者。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常用药物:螺内酯、依普利酮
- 作用:抑制心肌纤维化,协同利尿剂改善心功能。
- 老年人注意: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者。
二、症状缓解及辅助治疗药物
-
洋地黄类药物
- 常用药物:地高辛
-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活动耐量,适用于合并快速房颤者。
- 老年人注意:易发生中毒,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与钙剂联用。
-
抗凝药物
- 常用药物:华法林
- 作用:预防血栓栓塞,适用于房颤或心腔明显扩大者。
- 老年人注意:定期监测INR值,注意出血风险。
-
营养心肌药物
- 常用药物:辅酶Q10、维生素C
- 作用:辅助改善心肌代谢,减轻氧化损伤。
三、特殊情况用药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用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
- 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可短期缓解急性心衰症状。
用药原则
- 个体化方案:根据心功能分级、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调整药物组合。
- 定期监测:关注肾功能、电解质、心率及血压变化,及时调整剂量。
- 非药物管理: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适度活动及避免感染等可增强疗效。
注:以上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