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呼吸系统表现
- 呼吸频率改变: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是较为常见的早期表现,新生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婴幼儿大于50次/分,冬、春季节应大于60次/分,提示可能存在呼吸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呼吸频率可能会进一步加快。
- 呼吸费力:可表现为鼻翼扇动,即吸气时鼻孔扩张,这是由于呼吸肌用力造成的;还可能有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是呼吸肌极度用力而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
- 呼吸节律异常:正常的呼吸节律是规则的,但在呼吸衰竭早期,可能会出现呼吸节律不整,如陈-施呼吸(潮式呼吸)、毕奥氏呼吸等。
-
精神状态改变
- 烦躁不安: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患儿会出现烦躁、多汗、头痛、肌肉震颤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这是由于大脑对缺氧敏感,轻度缺氧即可影响其正常功能。
- 嗜睡或昏迷:病情严重时,患儿可能会从烦躁转为嗜睡,甚至昏迷,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表现。
-
循环系统表现
- 心率改变:早期可表现为心率过快,这是机体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代偿反应,目的是增加心输出量,以改善组织器官的供氧。如果病情持续加重,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
发绀
-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一般在动脉血还原性血红蛋白量超过50mL/L时,即可出现发绀,表现为口唇、指甲床、舌苔等部位颜色变紫。在小儿中,口唇发绀较为常见且容易观察。
-
其他系统表现
- 消化系统: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 泌尿系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这是由于肾脏灌注不足或肾功能受损所致。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包括呼吸系统、精神状态、循环系统以及其他非特异性表现。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这些症状,以便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