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抗生素类型
-
第三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作用显著,尤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品种疗效更优。 -
氟喹诺酮类
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谱广,对肠杆菌属细菌抗菌作用强,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或作为联合用药。 -
氨基糖苷类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常与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联用,增强对耐药菌的疗效,但需注意肾毒性。 -
青霉素类
如替卡西林、替莫西林等,需与氨基糖苷类联用,适用于敏感菌感染。 -
碳青霉烯类
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显著但需严格把控使用指征。
二、治疗原则
-
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需通过痰培养或血培养明确病原菌,并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盲目用药导致耐药性。 -
联合用药与疗程
重症患者常需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疗程一般7-14天,需足量足疗程使用。 -
支持治疗
包括吸氧、退热、补液、营养支持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康复。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用药: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随意更换或停药。
- 警惕耐药性:长期滥用抗生素可能加重耐药,需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 特殊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需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如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