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药物,不存在绝对 “最管用” 的药物,常用药物如下:
- 利多卡因: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常作为首选。它能抑制心肌细胞的钠通道,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从而起到控制室性心动过速的作用。一般采用静脉注射给药,能快速起效。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嗜睡、惊厥等不良反应。
- 普罗帕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心功能较好的患者。它通过阻断钠通道,减慢心肌细胞的传导速度,从而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可口服或静脉给药。不过,它可能会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副作用,对于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
-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它能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减少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通常先静脉注射负荷量,然后静脉滴注维持。但胺碘酮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有时也可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药物选择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心脏功能、合并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