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伤口情况
若伤口出现红肿、疼痛、渗液或出血,可能是被老鼠咬伤的迹象。若伤口较深或伴有明显肿胀,需警惕感染风险。
2. 警惕中毒症状
老鼠可能携带鼠疫杆菌或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中毒表现包括:
- 鼠疫: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四肢酸痛、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腋下或腹股沟)、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或休克。
-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腰痛、眼眶痛、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可能伴随少尿、意识模糊等。
3. 及时就医检查
- 立即处理: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
- 注射疫苗:48小时内接种破伤风疫苗,必要时注射狂犬疫苗(尽管鼠类传播狂犬病风险低)。
- 相关检测: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或病原学检查明确是否感染。
4. 注意事项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速毒素扩散。
- 若出现发热、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急诊科就诊,由医生综合评估伤口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