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强心药物:如地高辛、西地兰,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需长期服用(可达数年),过早停药易导致病情反复。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可改善心功能并延缓病情进展,需长期口服。
-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用于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 激素治疗: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免疫功能失调者,疗程通常为1-1.5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及X线。
- 免疫调节剂:如静脉丙种球蛋白,用于保护心肌和免疫支持治疗。
二、手术治疗
- 心脏移植术:适用于晚期病例(如心脏重度扩大、射血分数严重降低或药物反应差者),术后需长期维护心脏功能。
- 瓣膜置换术: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时需手术干预,术后心功能可显著改善。
三、日常管理与支持治疗
- 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
- 饮食管理: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
-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呼吸道刺激,降低感染风险。
- 定期复诊: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其他治疗
- 心肺支持:严重病例需使用心肺辅助设备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
- 抗心律失常药物:针对合并心律失常的患儿选择合适药物。
注意事项
治疗需个体化,家长需密切配合医生,关注患儿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水肿加重等),并及时就医。早期规范治疗可提高生存率,部分患儿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