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判断与呼救
- 确认环境安全: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安全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 判断意识与呼吸: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唤,观察有无反应;同时检查胸廓起伏和呼吸声,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 立即呼救:若患者无反应且无有效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寻求周围人协助获取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二、心肺复苏(CPR)操作
- 胸外按压:
- 定位:双手掌根重叠,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
- 姿势:双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确保胸廓完全回弹。
- 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仰头提颏法),清理口腔异物后,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观察胸廓起伏。
- 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循环进行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三、AED使用
- 快速使用:获取AED后,按语音提示操作,贴电极片(右胸上方和左腋下),分析心律后自动放电除颤。
- 持续复苏:电击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无需等待AED分析结果。
四、后续处理
- 评估效果:每5组CPR后检查呼吸、脉搏,若恢复则停止按压;若未恢复,继续操作直至医护人员接管。
- 整理与等待:患者复苏后整理衣物、保暖,并保持现场清洁,等待进一步医疗处理。
关键时间窗
- 黄金4分钟: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是抢救关键期,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及时CPR和AED使用可显著提高存活率至50%-70%。
注意事项
- 非专业人员无需检查脉搏,通过观察呼吸和意识即可启动CPR。
- 若患者有抽搐或疑似传染病,可仅进行胸外按压,避免人工呼吸。
通过以上步骤,可最大限度减少脑损伤风险并提高复苏成功率。建议公众参与急救培训,掌握CPR和AED使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