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呛,作为一种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医学里又被称为时行顿呛、时气嗽、天哮呛等。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且在咳嗽末了常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程可能会拖延至数月之久,因此也有“百日咳”之称。
顿呛的处理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顿呛的发病与肺气素虚有关,即肺部不能抵御外邪侵袭,导致风寒湿热等外界因素影响人体,从而引起疾病。中医治疗顿呛通常会采用调理血气和疏肝的方法。例如,高士宗提出的当归四逆汤被用于治疗因寒邪侵袭引起的顿呛,该方剂通过调理血气来缓解症状,并恢复气血的正常流通。
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认为顿呛主要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针对这种情况,医生通常建议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为了对症支持治疗,可能还需要给予患者抗生素来对抗细菌感染,特别是当出现发烧、咳嗽以及咳黄脓痰等症状时。
对于一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者手术后造成的吞咽障碍导致的顿呛,可以考虑采用吞咽训练或神经调节剂来改善症状。例如,通过特定设备辅助吞咽,逐步增加食物稠度和量的训练,可以增强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从而减少呛咳的风险。
家庭护理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牛肉、瘦肉、鱼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多喝温开水来帮助孩子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疾病的康复[[20]。避免给孩子食用过硬、过烫或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部引发呛咳反应也是很重要的[[22]。
急救措施
如果儿童发生呛奶情况,家长应立即采取侧卧拍背的方式帮助孩子将奶液咳出,防止奶液继续流入气管。如果奶液已经进入气管并造成严重呼吸困难,则需要紧急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尝试清除阻塞物[[7]。
顿呛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的发展阶段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手段,并结合良好的家庭护理和支持措施。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顿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