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学基础
AR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q11~12区,负责编码雄激素受体蛋白。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受体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雄激素(如睾酮、双氢睾酮)无法正常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根据突变程度,临床分为完全型(CAIS)、部分型(PAIS)和轻微型(MAIS)。 -
胚胎发育影响
正常男性胎儿在孕8-9周时,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刺激男性内生殖器(如附睾、输精管)发育,同时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女性内生殖器形成。但AIS患儿因AR缺陷,导致:- 睾酮无法正常分化男性外生殖器(如阴茎、阴囊),可能形成女性外生殖器或不完全男性化表现;
- 苗勒管退化受阻,但睾丸支持细胞仍分泌AMH,最终形成盲端阴道和无子宫等女性内生殖器特征。
-
激素与表型关系
患者血浆雄激素水平正常,但因受体缺陷,雄激素无法发挥生物学效应。部分病例中,雄激素可被芳香化酶转化为雌激素,导致青春期乳房发育等女性第二性征。 -
遗传模式
该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患儿(46,XY)的X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而母亲多为携带者。约30%的突变为新发,其余来自家族遗传。
综上,AIS的形成是AR基因突变导致雄激素信号通路中断的结果,具体临床表型取决于突变严重程度和胚胎发育阶段的激素作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