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洁伤口
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减少毒素吸收。若皮肤有破损,需避免直接接触驱蚊水中的化学成分,以免刺激伤口。 -
避免使用驱蚊水
驱蚊水主要用于预防蚊虫叮咬,其主要成分(如避蚊胺、驱蚊酯)对已叮咬的伤口可能产生刺激,甚至引发过敏反应。若伤口红肿或敏感,使用驱蚊水可能加重症状。 -
正确处理叮咬
- 若仅为轻微红肿,可外涂弱效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
- 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需立即就医。
-
预防措施
清明期间外出建议穿长袖长裤、浅色衣物,避免蚊虫聚集地,并提前喷涂驱蚊水于未暴露的皮肤上。但被叮咬后,驱蚊水无法缓解症状,需按上述方法处理。
综上,被臭大姐咬伤后应优先清洁伤口并避免使用驱蚊水,必要时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