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典型症状如下:
-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生且较为剧烈,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疼痛部位通常位于栓塞部位的远端,如肢体动脉栓塞时,疼痛可出现在相应肢体的远端部分,如手指、脚趾等。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并可向近端蔓延。
- 感觉异常:由于动脉栓塞导致神经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有的患者还会感觉皮肤对温度的感知变得迟钝,或出现感觉减退,即对触摸、针刺等刺激的反应减弱。
- 运动障碍:肢体的运动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可表现为无力、活动受限甚至完全不能活动。这是因为肌肉失去了正常的血液供应,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影响了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无法抬起肢体、不能正常行走或进行手部的精细动作。
- 皮肤色泽改变:栓塞部位远端的皮肤颜色会发生变化,通常会变得苍白或发绀。这是因为动脉血流被阻断,皮肤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血液灌注。在皮肤苍白的还可能出现皮肤温度降低,触摸时感觉冰凉。随着病情进展,如果出现淤血,皮肤则会呈现青紫色。
-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栓塞部位远端的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甚至无法触及。例如,当股动脉栓塞时,在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等部位就可能无法摸到正常的搏动。这是由于栓子阻塞了动脉管腔,使血流不能正常通过,从而导致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周围动脉栓塞起病急骤,症状明显,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