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结合病情阶段、病因及母胎状况综合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分阶段处理
-
少尿期(急性期)
- 液体管理: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量,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液量+非显性失液量(约800~900ml)-内生水量(约300~400ml),避免水中毒导致肺水肿或心力衰竭。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胰岛素联合葡萄糖,必要时透析。
- 酸中毒:使用5%碳酸氢钠调整pH至7.2,减少对母胎影响。
- 营养支持:以糖类为主提供热量(每日147KJ/kg),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0.6~0.8g/kg),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蛋类、乳类)。
- 透析指征:
- 血尿素氮>28.56mmol/L或肌酐>530.4μmol/L;
- 严重高钾血症或酸中毒;
- 体液过多引发心肺并发症。
-
多尿期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量为尿量的2/3,优先口服补液,警惕脱水及低钾血症。
- 营养调整: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监测尿素氮及肌酐水平。
-
恢复期
- 以支持治疗为主,无需特殊干预,持续监测肾功能直至稳定。
二、病因治疗
- 产科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盘早剥):
- 及时终止妊娠(通常选择剖宫产)以去除病因。
- 感染:
- 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肾毒性药物;感染性流产需彻底清除宫腔内容物。
- 溶血性尿毒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血浆置换为首选,显著改善预后。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支持治疗为主,补充凝血因子、纠正低血糖及凝血异常。
三、特殊治疗手段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 适用于严重水钠潴留、高钾血症或合并多器官衰竭者,可稳定内环境且对胎儿影响较小。
-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 血液透析需警惕早产风险,需补充孕酮并监测低血压/低血糖;腹膜透析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治疗。
四、母胎监护与支持
- 监测指标:每日记录出入量、体重、血压、电解质(尤其血钾)、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及胎儿胎心。
- 对症处理:
- 高血压:使用拉贝洛尔或甲基多巴降压;
- 贫血:输注红细胞或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
- 低盐饮食(<3g/d),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 定期产检,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如子痫前期、感染)。
通过多学科协作(产科、肾内科、新生儿科)制定个体化方案,优先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