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选择,以下是常用药物分类及推荐:
一、首选药物
- 伏立康唑
- 作为侵袭性曲霉病(尤其是肺曲霉病)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强效抗菌作用,疗程至少6-12周。
- 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二、替代药物
- 伊曲康唑
- 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或伏立康唑不耐受者,对部分曲霉菌有效,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 泊沙康唑
- 新一代三唑类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侵袭性感染,尤其适用于免疫缺陷患者。
- 两性霉素B
- 广谱抗真菌药,但副作用较大(如肾毒性、寒战、恶心),常用于无法使用三唑类药物的情况。
- 卡泊芬净
- 棘白菌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多用于联合治疗或耐药感染。
三、联合用药方案
- 伏立康唑+卡泊芬净:适用于单药治疗失败、多部位感染或耐药曲霉病,可协同增强疗效。
四、局部用药(特定感染部位)
- 眼部感染
- 氟康唑或咪康唑滴眼液,结膜下注射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 呼吸道感染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缓解支气管痉挛,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急性呼吸困难。
五、注意事项
- 疗程充足:抗真菌治疗需持续至症状消失且影像学改善,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 监测副作用:
- 三唑类药物需监测肝功能;两性霉素B需关注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 个体化治疗:免疫状态、感染部位(如肺、脑、眼)及耐药性差异需调整方案。
注: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