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驱虫治疗
若由寄生虫(如丝虫)感染引起,首选药物为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可有效杀灭微丝虫和成虫。其他可选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
糖皮质激素
用于控制炎症反应,常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并逐步减量。 -
免疫抑制剂
对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无法耐受者,可联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
对症治疗药物
- 止咳化痰:氨溴索、溴己新等缓解咳嗽。
- 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改善喘息。
- 退热镇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发热和疼痛。
二、一般治疗
- 休息与营养:卧床休息,加强高蛋白、维生素饮食(如瘦肉、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 氧疗:低氧血症患者需家庭氧疗,规律吸氧缓解症状。
- 隔离:因疾病可能通过接触传播,需隔离治疗至痊愈。
三、其他治疗
-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营养支持。
- 并发症处理:如并发肺心病、心力衰竭,需针对性治疗。
- 中医辅助:可配合中药调理,但需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指导。
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根据年龄、体质调整方案,孕妇注意药物对胎儿影响,儿童按体重调整剂量。
- 长期管理:治疗后需随访1年以上,监测复发风险。
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