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的节日风俗融合了传统与地域特色,主要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核心节日展开,同时保留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以下是主要节日及其风俗的详细梳理:
一、春节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
-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吃腊八粥,用五谷、豆类、红枣、花生等熬制,象征丰收与吉祥。
-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
-
家庭大扫除,安神位请灶王,妇女蒸馒头、油炸果子,男子准备年货。
-
传说灶王爷上天述职,需用灶糖粘住其嘴,故家家户户摆糖供奉。
-
-
除夕(农历正月初一前夜)
-
贴春联、挂灯笼,吃团圆饭(多为土暖锅炖菜,象征“咬鬼驱邪”)。
-
点燃长明灯,燃放鞭炮迎接新年,长辈给晚辈发“押魂钱”(压岁钱)。
-
-
正月初一
-
拜年:晚辈向长辈敬茶或磕头,长辈分发压岁钱,家族成员互访。
-
吃饺子,包馅时放花生寓意富贵。
-
-
正月二(财神节)
- 送财神像,避免说“不要”以图吉利。
-
正月十三至十六(“年期”)
- 拜年高峰,男女按辈分走访亲友,携带礼品互赠。
-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蒸面灯(广灯/月月灯)、打铁花(铁水泼树)、祭神、逛灯会,放天灯祈福。
二、其他特色习俗
-
炸年果 :用面油炸制果子,作为过年酒菜,象征团圆与富足。
-
蒸面灯 :用酒蒸制面灯,装饰灯山会,祈求平安。
-
打铁花 :旧犁铧烧炼后泼水,形成金光闪闪的火花,兼具观赏性与驱邪寓意。
-
灯会 :正月十五聚集社火表演,小孩提鱼灯、荷花灯等,热闹非凡。
三、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
庆阳以刺绣、剪纸、皮影闻名,是香包刺绣之乡、剪纸之乡等。婚嫁习俗中,新娘展示手工刺绣品,民间艺术在节日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节令食品
-
正月初一 :饺子(含花生寓意富贵)。
-
元宵节 :油糕、绿豆糕、酿皮等。
-
端午节 :粽子(甜咸皆有)、雄黄酒、香包。
以上习俗体现了庆阳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有农耕文明的痕迹,又融合了民间艺术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