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进食后出现心悸、乏力、出汗、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以下是一些处理倾倒综合征的方法:
- 饮食调整
-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可将每日三餐分为五到六餐,甚至更多餐次,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缓解症状。
- 调整食物类型:限制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如米饭、面包等,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避免食用过甜、过咸、过浓的食物和饮料,以防引起渗透性腹泻。进食时可先吃固体食物,再喝液体,有助于减轻症状。
- 进食方式: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快速进食和大口吞咽。进食后不要立即平卧,可适当活动或半卧位休息 30 分钟左右,以减少食物快速进入肠道。
- 药物治疗
- 生长抑素: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在进食前皮下注射生长抑素,如奥曲肽。它能抑制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从而缓解倾倒综合征的症状。
- 阿卡波糖:是一种 α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可在进食第一口饭时服用,能有效减轻倾倒综合征患者的餐后高血糖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 其他措施
- 心理调节:部分患者可能因疾病反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可能会加重症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可使症状得到缓解。但对于极少数经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空肠代胃术、空肠间置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谨慎选择。
如果怀疑出现倾倒综合征,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