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管理
- 少食多餐:每日5-7顿小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食物快速进入肠道的风险。
- 调整食物类型:
- 高蛋白、高纤维:如鱼、肉、蛋、蔬菜、杂粮等,避免高糖、高淀粉食物(如果汁、精米面)。
- 固体或稠状食物: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液体渗入肠道。
- 餐后平卧:进食后平躺30分钟,减缓食物进入肠道的速度。
- 避免刺激性饮品:如浓茶、咖啡、酒精等。
二、药物治疗
- 早期症状(餐后半小时内):
-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抑制胃肠蠕动。
- 抗组胺药:缓解头晕、心悸等神经症状。
-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减慢胃排空,需皮下注射。
- 晚期症状(餐后2-4小时低血糖):
- 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 糖类补充:出现低血糖时立即口服糖缓解。
三、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
- 空肠间置术或空肠代胃术:减缓食物进入空肠的速度。
- 吻合口缩小术:重建幽门功能,需结合微创技术减少创伤。
四、自我护理与预防
- 规律饮食:终身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体重下降。
- 监测血糖:晚期患者需警惕低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备用。
- 心理调节:避免焦虑,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五、何时就医?
若调整饮食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严重低血糖、呕吐、脱水等,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上述综合管理,多数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