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的处理需根据中毒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制定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一、紧急处理与脱离接触
- 立即停止接触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更换污染衣物,皮肤接触者用清水彻底冲洗,呼吸道吸入者转移至空气流通处。 - 清除体内残留毒物
- 急性中毒:立即洗胃、催吐或导泻,减少胃肠道吸收。
- 碱化尿液:如砷中毒时,可通过口服碱性药物减少肾小管堵塞。
二、促进重金属排出
- 血液净化治疗
- 血液透析/滤过:适用于急性中毒伴肾功能衰竭或高血钾等危急情况,可快速清除血液中的重金属。
- 血液灌流:通过吸附剂直接清除血液中的重金属毒素,常用于汞、铅等中毒。
- 金属螯合剂治疗
根据重金属种类选择对应解毒剂:- 铅中毒:依地酸钙钠(EDTA)、二巯丁二酸(DMSA)。
- 砷/汞中毒:二巯丙磺钠或二巯丁二钠。
- 镉中毒:需谨慎使用螯合剂(可能加重肾损伤),可尝试二巯代氨基酸盐类。
三、对症支持治疗
- 保护肾功能
-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及代谢性酸中毒。
- 使用肾保护药物(如ACEI/ARB类药物)延缓肾病进展。
- 免疫调节与抗氧化
- 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用于重金属引起的免疫性肾损伤。
- 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减少自由基损伤。
四、饮食与长期管理
- 饮食调整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维生素B(坚果、全谷物)的食物,促进毒素排出;避免高重金属食物(如鱼罐头、松花蛋)。 - 定期监测
定期复查肾功能、尿液分析及重金属血/尿浓度,评估治疗效果。 - 慢性肾损害管理
对于不可逆的慢性肾病,按慢性肾功能不全标准方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调节尿酸等。
五、特殊注意事项
- 镉中毒:禁用传统巯基螯合剂,需依赖新型络合剂及血液净化。
- 铅中毒:血液透析联合EDTA可加速铅清除,但对慢性肾损伤效果有限。
- 砷中毒:早期换血或透析可显著改善预后。
综上,治疗需遵循“脱离接触—快速排毒—器官保护—长期管理”的流程,并严格遵医嘱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