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人员的禁止令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况,同时禁止其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命令。
禁止令的内容
- 禁止从事特定活动:如禁止从事与犯罪相关的职业,禁止参与赌博、吸毒等活动。
- 禁止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如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等娱乐场所,禁止进入学校、幼儿园等特定区域。
- 禁止接触特定的人:如禁止接触被害人、证人等特定人员,禁止接触同案犯等可能诱发其再犯罪的人。
禁止令的执行和管理
- 司法所的监督管理:社区矫正人员应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守禁止令的情况,司法所每月应对其开展个别教育谈话,了解情况并在每月月度考核中记录禁止令执行情况。
-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审批: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 公安机关的协助: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司法行政机关使用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核查社区矫正对象所在位置、行动轨迹等情况,确保禁止令的有效执行。
- 联合执法: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协调公安机关、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禁止令的执行情况,加强部门间沟通联系,明确权责、联合执法。
违反禁止令的处理
- 警告: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禁止令情节轻微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 治安管理处罚: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 撤销缓刑、假释: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禁止令的书写格式
禁止令的书写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罪名、刑期、矫正类别、矫正期限等。
- 禁止令的内容:具体说明禁止从事的活动、禁止进入的区域或场所、禁止接触的人员等。
- 禁止令的期限:明确禁止令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 申请理由及时间起止:说明申请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的理由,以及申请的时间段。
- 司法所的意见: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遵守禁止令情况的评估和意见。
-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的审批意见。
以上是社区矫正人员禁止令的相关内容和书写要求,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