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处理方案
一、诊断与评估
- 早期肾活检
需尽早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如新月体比例)及免疫分型(Ⅰ型、Ⅱ型、Ⅲ型),这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 实验室检查
完善尿常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免疫学指标(如抗GBM抗体、ANCA)等辅助诊断。
二、治疗原则
以快速抑制免疫反应和保护残余肾功能为核心,根据病理分型选择个体化方案,同时需兼顾老年人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的禁忌。
三、具体治疗措施
-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 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0.5-1g/天)静脉滴注3天,后改为泼尼松口服(1mg/kg·d),适用于Ⅱ型、Ⅲ型患者。
- 免疫抑制剂联用:环磷酰胺(每月0.5-1g/m²静脉注射)或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增强疗效。
-
血浆置换/免疫吸附
用于清除循环抗体(如抗GBM抗体或ANCA),尤其适用于Ⅰ型或伴肺出血的重症患者,每次置换血浆2-4L,隔日1次,持续2-4周。 -
支持治疗
- 控制血压与容量:限盐(<3g/天)、利尿剂(如呋塞米)及降压药(ACEI/ARB需谨慎监测肾功能)。
- 营养管理:低蛋白饮食(0.6-0.8g/kg·d),补充必需氨基酸,避免营养不良。
-
替代治疗
若肾功能急剧恶化(如血肌酐>707μmol/L),需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内环境稳定,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四、注意事项
- 骨质疏松风险:长期激素治疗需联用钙剂、维生素D,并监测骨密度。
- 感染防控:免疫抑制期间加强预防感染(如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
- 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尿量、血肌酐、电解质及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肝损伤)。
总结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需以早期诊断(肾活检)为基础,强化免疫治疗为核心,结合个体化支持措施,同时关注并发症防治。治疗过程中需权衡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获益与风险,必要时及时启动透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