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制液体摄入
控制每日饮水量(轻症患者约800-1000ml),通过减少水分摄入缓解水潴留,逐步恢复血钠浓度。需根据体重变化调整,避免过度限制导致脱水。 -
药物治疗
- 高渗盐水: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缓慢提升血钠水平(24小时内升高≤10-12mmol/L),适用于急性低钠血症患者。
- 利尿剂:如呋塞米,促进水分和钠排泄,改善水肿及低钠症状,但需监测电解质避免失衡。
- 托伐普坦:选择性拮抗抗利尿激素受体,减少水重吸收,适用于部分患者。
-
病因治疗
- 药物引起: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如抗抑郁药、抗肿瘤药等)。
- 肿瘤或占位病变: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肿瘤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原发病(如脑炎、脑损伤),随着基础病好转症状可能消失。
-
监测与调整
密切监测血钠、尿渗透压及体重变化,避免血钠过快升高引发脑桥脱髓鞘综合征。慢性患者需长期管理,防止电解质紊乱复发。
提示: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如急性低钠血症或重症患者需住院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