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若出现肉眼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缓解症状,并注意预防尿路感染。若合并高钙尿症,需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疗程约4-8周);若血磷低下,可补充无机磷或使用离子交换树脂。 -
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将小儿血尿分为多种证型,需辨证施治:- 下焦湿热证:表现为小便黄赤灼热,可用小蓟饮子清热利湿。
- 肾虚火旺证:如小便短赤带血伴腰膝酸软,可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 脾不统血证:若久病尿血伴体倦乏力,可用归脾汤补气摄血。
中成药如云南白药、三七片等也可辅助治疗。
-
观察与生活方式调整
多数患儿随年龄增长症状可缓解,若血尿轻微且无反复,建议定期复查,无需特殊用药。同时需注意:- 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高草酸食物(如巧克力、果汁);
- 多饮水,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
- 若血尿严重或伴随贫血、肾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等干预。
建议家长结合患儿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