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封草除草剂主要用于控制播种前或出苗前的禾本科及阔叶杂草,以下是关键信息总结:
一、常用除草剂种类
-
乙草胺
-
可用于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3-5天施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
常见剂型:50%、90%乙草胺乳油,或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复合配方。
-
-
异恶草松(广灭灵)
-
播种前或出苗前使用,可防除禾本科(如金狗尾草、马唐)及阔叶杂草(如苍耳、狼巴草),并抑制多年生杂草。
-
剂型:90%异恶草松乳油,或与乙草胺复合使用。
-
-
嗪草酮(赛克嗪)
-
播种后出苗前3-5天施药,主要用于阔叶杂草(如藜、苋、苍耳)的土壤封闭。
-
需注意与乙草胺混合使用可能引发药害。
-
-
其他药剂
-
氯嘧磺隆:苗前使用效果显著,但苗后易产生药害,一般不推荐。
-
草甘膦:适用于禾本科杂草长齐后或出苗前2-3天使用。
-
二、使用注意事项
-
施药时间
-
苗前封闭:播种后拱土前或出苗前3-5天。
-
苗后茎叶:出苗后1-3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
-
-
土壤要求
-
低洼、冷凉或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应减少乙草胺用量,改用精异丙甲草胺。
-
土壤封闭需均匀喷雾,避免漏喷。
-
-
安全防护
-
配药时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
使用后清洗工具和衣物,防止残留。
-
三、推荐配方
-
高效配方 :乙草胺+异恶草松+嗪草酮,适用于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生的地块,控草时间长。
-
抗逆配方 :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适合抗逆性强、需灵活控草的田块。
四、补充说明
-
轮作建议 :连续种植大豆时,可间隔1-2年轮作其他作物,减少除草剂残留风险。
-
药剂选择 :根据杂草种类和土壤条件选择药剂,避免混用可能引发药害。
以上信息综合了不同地区种植实践和药剂特性,具体使用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