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覆盖度和植被覆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名称上非常相似,但它们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都有所不同。
植被覆盖度
- 1.定义: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单位面积内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所占的百分比
- 2.计算方法:通常通过测量植物茎叶对地面的投影面积来计算。随机选定多个一平方米的测量点,测量其投影面积,求出平均值,然后乘以总的植被面积
- 3.应用:植被覆盖度是描述植被群落及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植被覆盖变化研究、生态环境调查、水土保持研究等领域
植被覆盖率
1.定义:植被覆盖率通常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计算方法:植被覆盖率的计算方法是森林面积除以土地总面积
3.应用:植被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也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
主要区别
1.范围不同:植被覆盖度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植被,而植被覆盖率主要指森林覆盖率,不包括农田、果园等其他类型的植被
2.计算方法不同:植被覆盖度是通过测量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来计算的,而植被覆盖率是通过森林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来计算的
3.应用领域不同:植被覆盖度主要用于描述植被的茂密程度和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而植被覆盖率主要用于评估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绿化水平
总结
植被覆盖度和植被覆盖率虽然都用于描述植被的覆盖情况,但它们在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上有显著的区别。植被覆盖度更侧重于描述植被的茂密程度,而植被覆盖率则更侧重于评估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绿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