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NDI)是一种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ADH,也称为精氨酸加压素或血管加压素)不敏感,导致无法正常浓缩尿液的罕见疾病。以下是对肾性尿崩症表现症状的详细归纳:
一、主要症状
-
多尿:患者排尿频率明显增加,24小时尿量可多达5~10L,甚至更多,尿液颜色清淡如清水。
-
烦渴:由于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患者常感到极度口渴,并频繁饮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
低渗尿:尿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通常低于200mOsm/(kg·H2O),尿比重常持续低于1.005。
-
脱水:长期多尿可导致患者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眼窝凹陷、血压下降等。
-
生长发育迟缓:在儿童患者中,由于长期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
智力障碍与心理异常:长期反复脱水与高血钠可能造成持久的脑细胞器质性损害,影响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康。
-
尿路积水:长期尿流量很大,无尿路梗阻也可发生尿路积水,严重时可诱发或加重慢性肾功能衰竭。
-
脑组织钙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颅内钙化,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增高,与多尿多饮症状控制的好坏有关。
-
高前列腺素E综合征:尿前列腺素E排泄量显著增多,先天性及获得性都有发生,控制这种现象可以使NDI的临床表现缓解。
二、其他症状
-
原发病的表现:继发性NDI有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肾脏病理改变,部分患者症状较轻,为不完全性NDI。
-
药物性NDI:除见于长期使用锂盐的患者以外,其他药物引起NDI主要见于ICU的危重患者,他们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尤其是抗生素和抗肿瘤药。
肾性尿崩症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