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晕厥)是因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引发的突发性意识丧失,其形成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四类病理生理过程:
一、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 反射性晕厥
由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异常引发,导致全身血管扩张或心脏抑制,如情绪刺激(恐惧、疼痛)、排尿性晕厥等。 - 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改变体位(如从蹲位突然站立)时,血压调节滞后引发脑供血不足,常见于老年人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
二、心脏输出异常
-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导致心输出量骤降,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等。 - 结构性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狭窄或左房黏液瘤等,直接阻碍心脏泵血功能。
三、脑部供血障碍
- 脑血管病变
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颈椎病压迫血管,导致脑血流减少。 - 脑代谢需求失衡
如癫痫发作或高血压脑病引发的脑组织异常放电或水肿。
四、代谢或血液成分异常
- 低血糖
血糖水平过低使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未及时进食。 - 贫血或中毒
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导致脑缺氧。
典型诱发因素
- 生理性诱因:剧烈运动后脱水、长时间站立、高温环境。
- 病理性诱因:未控制的心脏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昏厥发作前常伴随头晕、冷汗、视物模糊等先兆,多数在平卧后数分钟内恢复。反复发作或伴随胸痛、抽搐等症状需及时排查心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