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组胺药
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症状,是轻度过敏的首选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使用。
- 第三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抗过敏效果更强且安全性更高。
-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哮喘、过敏性休克)或慢性炎症。- 局部用药:氢化可的松乳膏(皮肤炎症)。
- 全身用药:地塞米松(需遵医嘱,短期使用)。
-
肥大细胞稳定剂
如色甘酸钠、酮替芬,用于预防过敏发作(如过敏性鼻炎),需长期规律使用。 -
钙剂与肾上腺素
- 钙剂(葡萄糖酸钙):辅助缓解皮肤瘙痒、荨麻疹。
- 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需立即注射。
注意事项:
- 轻度症状可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若效果不佳可联合激素或钙剂。
- 严重过敏(如呼吸困难、休克)需立即就医,注射肾上腺素并接受综合治疗。
- 长期用药需警惕耐药性,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建议结合过敏原检测结果,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