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需结合病理类型、合并症及耐受性综合制定方案,常用药物及效果如下:
一、基础治疗药物
-
利尿剂
- 常用药物: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慎用螺内酯以防高钾血症)。
- 作用:缓解水肿,需配合限盐限水;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可短期补充白蛋白辅助利尿。
-
营养支持
- 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每日0.8-1.0g/kg),适量碳水化合物(占热量50%-60%)以改善低蛋白血症和糖耐量异常。
二、免疫抑制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常用药物:泼尼松、甲泼尼龙,剂量为年轻人70%-80%,需缓慢减量。
- 适用:微小病变型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疗效与病理类型相关;建议肾活检后确定方案。
-
免疫抑制剂
- 环磷酰胺:用于激素依赖或抵抗者,需监测骨髓抑制风险。
- 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减少激素用量,降低复发率,需监测肝肾功能。
三、并发症管理药物
-
降压与减少蛋白尿
- ACEI/ARB类药物(如依那普利、缬沙坦):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漏出,延缓肾功能恶化。
-
抗凝治疗
- 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严重低蛋白血症或高凝状态者。
-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辅助改善微循环。
-
降脂药物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四、注意事项
- 个体化用药:老年人代谢慢,需减少药物剂量并延长疗程,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 感染预防:免疫抑制治疗期间注意防护,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辅助。
- 定期复查:评估蛋白尿、肾功能及药物副作用(如激素相关骨质疏松、血糖升高)。
综上,老年人需以病理类型为基础选择药物,联合基础治疗与并发症管理,强调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