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全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等方法,将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固废处理方法:
-
预处理技术
- 压实:通过机械的方法减少固体废物的空隙率,增加其密度以便于装卸和运输,同时有利于制取高密度的惰性材料或建筑材料。但压实不适用于刚性材料、含易燃易爆成分的材料以及含水废物。
- 破碎:利用外力将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以便于后续处理。破碎方法包括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破碎后的废物质地均匀,更易于填埋和焚烧。
- 分选: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等差异,采用相应的手段将其分离。分选方法包括筛选、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分选、弹性分选和浮洗等。
-
物理处理技术
- 固化处理:向废弃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过程。固化产物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良好的机械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湿、抗冻融特性。
- 焚烧和热解:焚烧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好处是将大量有害的废料分解而变成无害的物质。热解则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
-
生物处理技术
- 好氧处理: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废物。
- 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废物。
- 兼性厌氧处理:结合好氧和厌氧条件,对有机废物进行降解。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广泛,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处理效率有时不够稳定。
固废处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固废处理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