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治疗措施
-
清理呼吸道
迅速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或羊水,确保呼吸道通畅。若羊水混有胎粪,需气管插管吸净气道内的异物。 -
建立呼吸
- 触觉刺激:轻柔摩擦患儿背部或足底,诱发自主呼吸。
- 正压通气:若无自主呼吸或心率<100次/分,使用面罩或复苏气囊进行正压通气,频率40-60次/分。
- 气管插管:若通气无效,需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
-
恢复循环
- 胸外按压:若心率<60次/分,需配合正压通气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 药物支持:根据病情使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
二、常用药物及用法
-
肾上腺素
-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改善循环。
- 用法:
- 静脉注射:1:10000溶液,剂量0.1-0.3ml/kg,必要时5分钟重复一次。
- 气管内注射:0.5-1ml/kg(浓度同上)。
-
扩容剂
- 适用情况:血容量不足(如失血、脱水)。
- 常用药物:生理盐水、全血、血浆等,剂量10ml/kg,静脉输注。
-
碳酸氢钠
- 适用情况:代谢性酸中毒(pH<7.2)。
- 用法:5%碳酸氢钠3-5ml/kg,加等量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推注。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 作用:改善心功能,提升血压。
- 用法:多巴胺起始剂量5μg/(kg·min),可逐渐增至20μg/(kg·min);多巴酚丁胺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
-
纳洛酮
- 适用情况:阿片类药物过量或母亲分娩时使用麻醉药导致新生儿呼吸抑制。
- 用法:0.1mg/kg,静脉或气管内注射。
三、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剂量和用法需根据患儿体重、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调整。
- 优先保证气道通畅:药物起效前需持续进行正压通气或胸外按压。
- 复苏后监护:即使窒息解除,仍需监测生命体征及器官功能,预防并发症。
总结
新生儿窒息需分秒必争,清理呼吸道和正压通气是首要措施,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具体用药需由新生儿科医生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方案,家长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