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形成机制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高血糖状态
- 细菌营养源: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尿糖水平较高,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源,使细菌更容易繁殖。
- 免疫功能下降:高血糖状态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趋化功能、游走功能及杀菌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2. 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
- 神经性膀胱: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如神经性膀胱,导致膀胱排空不全,尿液滞留,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
-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会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肾功能减退,也为细菌在泌尿系统内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3. 尿路梗阻和尿路结石
- 尿路梗阻:尿路梗阻会使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滞留容易引发感染。
- 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可能损伤尿道黏膜,为细菌入侵提供了途径。
4. 其他因素
- 女性生理特点:女性尿道短而宽,较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合并其他并发症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是由于蛋白从尿中排出,使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抵抗力下降,部分患者肾功能受损。
- 不良生活习惯:如不洁的性生活、使用导尿管等医疗操作、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都可能增加泌尿系感染的风险。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个人卫生,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如有尿路感染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