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尿路感染(Fung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UTI)是由真菌侵袭泌尿系统导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尿路感染。这种感染通常由念珠菌属(如白色念珠菌)引起,但也可由其他种类的真菌造成。其表现形式多样,依据感染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
无症状性念珠菌尿:许多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无症状性念珠菌尿。尽管如此,这些患者仍然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尿液中有真菌存在。
-
肾盂肾炎型:当感染影响到肾脏时,可以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腹疼痛以及反复低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形成多发性肾皮质脓肿或出现集合管弥散性真菌浸润,有时还会伴随有肾乳头坏死和真菌球的形成。
-
膀胱炎型:如果感染主要局限于膀胱,则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脓尿或血尿等症状。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并且常常继发于细菌性膀胱炎治愈后。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患者中,由于念珠菌对尿中糖分的发酵作用,可能会发生气尿现象。
-
输尿管梗阻型:真菌球或真菌性结石移行至输尿管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进而引发肾绞痛、肾盂积水等并发症。若双侧输尿管完全堵塞,则会导致无尿及肾功能异常。
-
肾乳头坏死型:该类型表现为类似于一般肾乳头坏死的症状,即寒战、高热、剧烈腰痛、血尿等。静脉肾盂造影可显示多个不规则的小空洞,这是由于肾乳头坏死脱落造成的。
-
全身症状:对于那些因血源性播散而导致肾脏受累的患者,除了上述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为了确诊真菌性尿路感染,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这包括但不限于尿常规检查以检测白细胞数量增加或脓细胞的存在;尿沉渣涂片观察是否有菌丝形成;尿培养确认是否存在真菌生长;必要时还需进行血培养来确定是否为血源性播散所致。超声波、CT扫描等影像学手段可以帮助识别肾内及周围脓肿、真菌菌球以及肾乳头坏死等情况。
真菌性尿路感染的表现复杂多样,从轻微的尿道刺激症状到严重的全身反应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在面对疑似病例时,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评估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比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积极管理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