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发作原因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综合选择,以下是常用药物及适用情况:
一、首选药物推荐
- 胺碘酮
- 适用情况: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的首选药物。
- 作用机制:延长心肌细胞复极时间,减少异位起搏点活性,广谱抗心律失常。
- 注意事项:需监测甲状腺功能、肺纤维化等副作用,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者慎用。
- 利多卡因
- 适用情况:急性心肌缺血(如心肌梗死)引起的室速。
- 作用机制:抑制钠通道,降低心肌兴奋性。
- 注意事项:静脉注射需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如头晕、抽搐)。
- 普罗帕酮
- 适用情况:无器质性心脏病、无严重心衰或传导阻滞的患者。
- 作用机制:阻断钠通道,减慢传导速度。
- 注意事项:禁用于心衰、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加重心律失常。
- 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
- 适用情况:辅助治疗,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或交感神经兴奋诱发的室速。
- 作用机制: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 注意事项:可能加重心动过缓,哮喘患者禁用。
- 维拉帕米
- 适用情况:特发性室速(如右室流出道型或左后分支型)。
- 作用机制:钙通道阻滞剂,抑制折返性心动过速。
- 注意事项:禁用于心衰、低血压患者,避免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
二、用药注意事项
- 血流动力学状态:若出现低血压、休克、心绞痛等危急情况,需立即电复律,而非依赖药物。
- 病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心肌缺血或心衰等诱因。
- 药物禁忌: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禁用胺碘酮,需补钾、补镁;QT间期延长者慎用延长复极药物。
三、其他治疗选择
-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反复发作、药物控制不佳的特发性室速,成功率较高。
- 植入式除颤器(ICD):适用于高危患者(如心肌病合并室速)。
总结建议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明确病因后个体化用药。急性发作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静脉给药,长期管理可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咖啡因、情绪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