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栓塞,降低中风风险。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值2.0-3.0)、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是否需要抗凝需根据CHA2DS2-VASc评分决定,男性≥2分或女性≥3分需长期治疗。 -
控制心室率药物
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常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需根据静息心率目标(宽松<110次/分,严格<80次/分)调整用药。 -
转复窦性心律药物
适用于阵发性房颤或需恢复窦律的患者。常用普罗帕酮、胺碘酮,但需注意胺碘酮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副作用。中成药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也有辅助作用。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 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警惕出血风险。
- 若药物控制不佳,可考虑导管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等非药物治疗。
综上,房颤治疗需个体化,建议结合临床医生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