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
晚期患儿关节软骨和骨质严重破坏,出现手指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典型关节畸形。膝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受累时,可能导致无法站立、行走或坐立,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
骨质疏松与骨折风险
长期炎症和活动减少导致骨质流失加速,骨质疏松加剧,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于椎体、髋部等部位,进一步加重残疾。 -
关节外全身表现
- 眼部病变:干燥性角结膜炎,表现为眼干、畏光、视力下降。
- 皮肤与血管炎:类风湿结节(多见于肘部、枕部)、血管炎导致皮肤破溃或肢端坏死。
- 内脏损害:心包炎(胸痛、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炎(进行性加重的咳嗽、呼吸困难)、肝脾肿大等。
- 血液系统异常: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出现Felty综合征(血小板减少伴出血倾向)。
- 神经系统影响: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麻木、疼痛,甚至肌无力。
-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晚期患儿因关节僵硬、疼痛和残疾,无法完成自理活动(如穿衣、进食),需长期卧床或依赖护理,易并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心理问题(焦虑、抑郁)也较为突出。
提示: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需早期规范治疗以延缓关节破坏和全身并发症。若出现上述晚期症状,需多学科联合管理(如风湿科、骨科、呼吸科等),并加强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