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需结合病因、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综合处理。以下为快速改善病情的核心措施,引用搜索结果中的权威建议:
一、首要措施:针对病因治疗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需立即补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并静脉输注小剂量胰岛素,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 肾衰竭
- 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酸性代谢物,必要时补充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
- 腹泻或肠道丢失
- 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控制腹泻,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 乳酸性酸中毒
- 改善组织缺氧(如抗休克、抗感染),慎用碳酸氢钠,必要时联合二氯醋酸等药物。
- 药物中毒(如水杨酸、甲醇)
- 立即洗胃、血液透析,并用乙醇竞争性抑制毒性代谢物生成。
二、快速纠正酸中毒
- 补碱原则
- 轻症(pH>7.2)无需补碱;重症(pH≤7.1)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目标pH恢复至7.2-7.25即可,避免过量。
- 补碱量计算: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常用公式为需补HCO₃⁻量=(目标值-实测值)×体重(kg)×0.3-0.5。
- 替代药物
-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或需细胞内纠酸的患者。
三、纠正电解质紊乱
- 补钾
- 酸中毒常伴高钾血症,但纠酸后血钾可能骤降,需动态监测并补充氯化钾。
- 补钙与磷
- 严重酸中毒时游离钙降低,可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长期饥饿者需补充维生素B族及磷。
四、支持治疗与监测
- 呼吸支持
- 深快呼吸是代偿表现,若出现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
- 营养支持
- 长期饥饿者逐步恢复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糖尿病患者需调整膳食结构。
- 动态监测
- 每2-4小时复查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糖,调整补液速度及药物剂量。
五、预防复发
- 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衰竭),避免滥用药物(如水杨酸类),改善循环和营养状态。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因和检查结果制定,切忌自行用药。若出现意识障碍、严重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