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好得快的方法:
- 一般治疗
- 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颈部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颈部肌肉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
- 颈部制动:可使用颈托或围领限制颈部活动,减轻对椎动脉的刺激,尤其在症状发作期,适当的制动能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 物理治疗
- 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对椎动脉的压迫,同时也能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一般每日牵引 1 - 2 次,每次牵引时间约 20 - 30 分钟。
-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椎动脉受压情况。但按摩力度需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病情。
- 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对颈部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 40 - 50 摄氏度,每次热敷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 药物治疗
- 改善脑供血药物: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眩晕等症状。
- 肌肉松弛剂:对于颈部肌肉紧张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肌肉松弛剂,缓解肌肉紧张,减轻对椎动脉的间接压迫。
- 非甾体抗炎药:若伴有颈部疼痛,可服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明确的椎动脉受压或狭窄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通过解除椎动脉的压迫,恢复颈椎的稳定性,以达到治疗目的。
- 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后,可进行一些颈部的康复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减少复发的可能。如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运动,每个动作可重复 10 - 15 次,每天进行 2 - 3 组。同时,也可进行一些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全身性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进行不恰当的治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