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微生物检查是通过实验室技术直接检测患者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存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检查手段:
一、涂片显微镜检查
- 抗酸染色法
通过痰液等标本涂片后进行抗酸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红色杆状抗酸杆菌。该方法快速简便,阳性结果可初步确诊肺结核。 - 荧光染色法
使用荧光染料处理标本,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提高检测灵敏度。
二、细菌分离培养
- 传统培养法
将痰液、分泌物等标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经4-8周培养后观察菌落生长,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 - 液体培养技术
相比固体培养基,可缩短培养时间至2-3周,同时提高阳性检出率。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
- PCR技术
直接检测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性(数小时内出结果),适用于早期诊断。 - 基因探针/RNA扩增
通过特异性核酸序列识别病原体,可同时检测耐药基因突变。
四、其他辅助检查
- 动物接种试验
将标本接种于豚鼠等易感动物,观察是否发生结核病变,现已较少使用。 - 自动化检测系统
如BACTEC系统,通过监测代谢产物快速判断细菌生长,缩短培养周期。
临床意义
- 涂片镜检快速但灵敏度较低(需5000-10000菌/mL);培养法特异性高,但耗时长;分子检测兼具快速与高灵敏度,逐渐成为重要手段。
- 微生物学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的核心依据,尤其痰涂片或培养阳性可直接支持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