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补贴是否需要所在单位同意取决于具体的补贴类型和使用场景。以下将从法律依据、具体情况和实际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工会补贴的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单位职工同等待遇。
-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基层工会取得的行政补助收入可以用于职工活动、职工服务支出、维权支出等,但必须专款专用,不能用于逢年过节的慰问会员支出。
政策文件
-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基层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和预算管理要求,强调了专款专用的原则。
- 《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行政补助经费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合理筹划,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所在单位同意的要求
一般规定
-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基层工会在使用工会经费时,如果需要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应当事先征得企业、事业单位的同意。
- 实际操作:例如,基层工会非专职委员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且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特定情况
- 行政补助收入:基层工会收到单位行政给予的经费补助款项,应纳入工会收支预算,在“行政补助收入”科目和相关支出科目按规定核算、列支,不可将应在行政列支的费用转到工会账户支出。
- 工会主席工作补贴: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补贴的申请和发放需根据企业工会实际情况填写内容,并提交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工会补贴的具体情况
补贴类型
- 困难职工补贴:工会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补贴给困难职工,这属于对困难职工的救助性补贴,体现对职工的慰问和关怀。
- 学历补贴:例如,广东省总工会的“求学圆梦行动”一线职工学历提升补贴,符合条件的职工可以申请,需经所在单位工会审核通过。
申请流程
- 准备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作证明、收入证明、家庭财务状况证明等。
- 提交申请:将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和相关材料递交给工会,一般可以通过工会办公室、电子邮件或在线申请平台等方式进行递交。
- 等待审核:工会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一定时间内给出审核结果,通常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工会补贴是否需要所在单位同意取决于具体的补贴类型和使用场景。一般来说,如果补贴涉及占用工作时间或需要单位行政补助,则需要事先征得单位的同意。工会在使用经费时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专款专用,并接受单位的监督和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