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河北等地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最新权威信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多个省份取得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贵州结核病防治突破性进展
-
治疗率显著提升
贵州省结核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6.10%,成功治疗率92.36%,均超过国家要求。
-
政策与体系完善
将肺结核、耐药肺结核、肺外结核纳入慢特门诊医保,将利福平耐药患者诊疗报销额度提升至最高50万元,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检测与防控体系优化
建立覆盖全省的结核病耐药快速检测监测网络,诊断时间缩短至2小时,形成省、市、县三级协作防控体系。
-
重点人群管理
针对“一老一小”和高危人群开展主动筛查,新生入学体检中纳入结核病筛查,降低学校聚集性疫情风险。
二、河北省防治工作持续优化
-
发病率持续下降
2024年全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较2023年下降9.2%,但仍有部分县区发病率高于国家目标。
-
防治目标明确
到2025年计划将发病率降至36/10万以下,2030年低于31/10万,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
区域防治不均衡
需加强基层防治能力,提高患者主动发现和规范治疗管理水平。
三、其他地区创新举措
-
长沙市志愿者行动
组建152支志愿者队伍,覆盖社区、学校、企业等多领域,开展结核病知识传播活动。
-
洛阳市门诊建设
成立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和学校防控门诊,标志着防治工作进入新阶段。
-
安次区宣传活动
通过社区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普及结核病知识,提升群众防护意识。
总结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在政策支持、技术提升和全民参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持续关注区域差异和重点人群管理,进一步优化防治策略,以实现终结结核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