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工作
- 设置会计账簿
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按规范开设账户并录入期初余额。 - 分类款项
根据公司财务制度,将收支分为收入(如销售收入)、支出(如采购成本)等类别,便于后续记录和分析。
二、日常账目记录
- 登记日记账
- 现金日记账:按时间顺序记录每笔现金收支,包括日期、金额、交易对方及事由,每日结出余额并与实际库存现金核对。
- 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银行对账单逐笔登记收支,定期与银行对账,编制余额调节表。
- 填写凭证
现金收入填制收款凭证,支出填制付款凭证,需确保借贷金额一致,并标注清晰的事由。
三、账目核对与处理
- 每日核对
盘点库存现金,与日记账余额及总账核对,确保账实相符。 - 定期对账
- 与会计账目核对,检查凭证与原始单据一致性。
-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排查未达账项。
四、月末及报表编制
- 汇总账目
统计各账户期初、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为财务报表提供数据。 - 编制报表
包括现金流量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反映资金流动情况。
五、归档与协作
- 装订保存
将审核通过的凭证按规范装订成册,确保档案完整且不可外借。 - 跨部门协作
与会计、采购等部门及时共享信息,确保财务数据连贯性。
注意事项
- 规范操作:严禁涂改账目,错账需按正确方法更正(如划线更正法)。
- 时间管理:遵循“日清月结”原则,避免账目积压。
通过以上流程,出纳可系统化完成账目记录,保障企业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与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