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保险最新政策解读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慢病保险政策,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各地最新的慢病保险政策:
合肥市
大病保险政策调整
取消了居民连续参保的 2%奖励政策和一类低保、重度残疾人的 10%优惠政策,提高了居民大病保险的最低报销比例,从 30%提高到了 50%。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在政策范围内超过起付线 2 万元以上,都可享受大病保险待遇,报销比例在 50% - 80%之间,具体分段比例如下:
- 个人自付 2 万元以上至 5 万元(含),报销比例为 50%;
- 5 万元至 10 万元(含),报销比例为 60%;
- 10 万元至 30 万元(含),报销比例为 70%;
- 超过 30 万元的部分,报销比例为 80%。
慢特病门诊管理办法
- 覆盖病种:涵盖 63 个病种,市民可通过合肥市医保局官网或合肥医保微信公众号查询相关信息并申请。
- 费用支付:在针对省慢特病门诊的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等目录制定实施之前,门诊慢特病所需的治疗、检查和医用材料等费用,按基本医保规定纳入支付范围,超出用药目录或与该病种无关的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 保障待遇:参保人员(单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参保居民除外)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慢特病门诊医疗费用,未满 12 个月享受待遇的,根据实际享受月数计算起付标准和支付限额;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定点的,免除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参照就诊医疗机构的住院支付比例执行;同一病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别设定限额,不同时享受;同时患多种慢特病的,以支付限额最高的病种为基数,每增加一个病种,按增加病种限额的 60%增加支付额度;关联病种按 30%增加支付额度。单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参保居民,按《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享受慢特病门诊待遇的居民,可选择退出慢特病门诊管理,直接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
- 特殊人群倾斜保障:参保职工患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移植抗排异治疗病种以及精神障碍病种,给予倾斜保障,包括不设门诊起付标准、相关医用材料和乙类药品不计算个人先付费用等。
- 医疗费用与保障:经过基本医保报销后,慢特病门诊医疗费用中个人负担的合规费用可累计计入大病保险范围,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的费用,由大病保险按规定予以保障。
- 服务管理:慢特病门诊实行定点管理,参保人员原则上选一家医疗机构作为定点治疗机构;确需使用谈判药治疗的慢特病,可按规定备案后选一家谈判药定点药店作为定点服务机构;一个年度内,参保人员可变更一次慢特病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稳定的疾病,在遵循医嘱条件下,一次处方药量可延长至三个月。
全国部分地区共性政策
2024 年国家医疗保障部门对 50 种常见慢特病申请条件进行简化,取消门槛费,医保报销比例大幅提升,最高可达 95%。申请流程更加便捷高效,患者就医时无需再支付高额门槛费,可更灵活地选择治疗方案和用药,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江苏省
病种鉴定
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门诊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鉴定为慢性病种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出现合并症、高血压Ⅱ期以上、各种慢性心衰、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视网膜黄斑变性等。
报销政策
符合政策范围的门诊费用在个人帐户用完并自付本市上年社平工资 10%(到达退休年龄人员自付本市上年社平工资的 6%)后,医保报支 60%,个人负担 40%。持《慢性病就诊症》的参保职工,到所选择的医院就诊看病拿药,也可到定点药店购药。发票和处方交单位经办人员,集中到医保中心报销,其所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门诊医药费用,年度内累计 500 元以上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 70%,个人自付 30%(可用个人帐户支付)。报销期限半年一次(每年 7 月和 12 月),医疗费用较大的,可随时报销。
办理流程
参保患者若需办理慢性病证历,需前往二级以上医院获取诊断证明材料,并上报至社保中心,材料会经过专家委员会的鉴定审核,鉴定流程每个季度举办一次,鉴定所需的费用由患者个人或其所在单位承担。确诊患者在指定的医院门诊部看病购药,并在规定时间内前往社保中心报销,报销时需提交《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清单》,并连同处方、发票、慢性病证历、病历以及各类检查报告单等资料一并存档。
上海市
申请与年审
申请流程完成后,患者将获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证》。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患者需要进行年审,各定点医疗机构需在 10 月 20 日前将患者的复查结果及相关资料上报居民医保中心,市居民医保中心将在 11 月 20 日前进行复审,并将通过复审的患者名单反馈给定点医疗机构,未通过复审的患者将停止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
补助政策
各类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均可享受慢性病补助,补助的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都有明确规定。消费者可携带住院病历的复印件、门诊病历、抢救病历的复印件及诊断证明书等相关材料前往当地经办机构办理补助申请,具体办理流程和申请流程可在当地社保部门咨询了解。
广州市
广州市积极推出慢性病医疗保险政策,属于指定慢性病相应门诊专科药品目录内的药费方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