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是指在农村地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或抚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或抚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或抚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关于五保户的资格条件,尤其是年龄要求,以下是详细的解答。
五保户的资格条件
年龄要求
- 一般年龄要求: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申请五保户。
- 特殊群体: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或抚养义务人,也可以申请五保户。
- 残疾人群体: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二级以上残疾人,如果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或抚养义务人,同样可以申请五保户。
其他条件
- 无劳动能力:包括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及60周岁以内患有重大疾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 无生活来源:虽然有土地承包经营收入、集体经营分配收入或者其他收入但生活水平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 无法定赡养或抚养义务人:无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及无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或者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申请五保户的具体流程
申请流程
- 本人申请或村民小组提名:申请人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如果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可以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申请。
- 民主评议和公示: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进行民主评议,并在本村范围内公示无重大异议后,将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 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应在2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 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颁发《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办理地点
申请五保户应在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初步申请,之后由村委会或居委会将申请材料上报至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最终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五保户的资格条件主要包括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二级以上残疾人。申请五保户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和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了解这些条件和要求有助于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更好地享受国家提供的五保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