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别人的医保卡去药店买药是不被允许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法律规定,还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以下是对这一行为的详细分析。
医保卡外借的法律后果
法律规定
-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参保人员应当持本人医疗保障凭证就医、购药,并主动出示接受查验。将本人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并处以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地方政策:例如,深圳市规定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以授权给已参保的家庭成员使用,但仅限于支付合规医药费用中的个人自付部分。任何形式的“冒名”使用都是违法的。
实际案例
- 广东省案例:小晴因冒用表妹小兰的医保卡被医保部门行政处罚,退回骗取的医保基金2663.1元,并被处以2倍罚款5326.2元。
- 上海市案例: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起“收—贩—销”全链条医保诈骗案,被告人通过大量借用老年人医保卡,骗取医保基金106万余元,出借医保卡的老人们也面临法律严惩。
医保卡外借对个人的影响
对个人信用记录的影响
- 信用记录:医保卡外借会导致个人信用记录受损,影响未来办理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业务。
- 法律责任:出借医保卡的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特别是在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情况下。
对商业保险的影响
- 保险承保:医保卡外借会导致他人的就诊、购药记录记录在出借人名下,影响投保商业保险,尤其是健康险。
- 保险理赔:在理赔时,保险公司会发现医保卡上的异常记录,可能会认定为“未如实告知”,拒绝理赔或解除保险合同。
医保卡的正确使用方式
家庭共济政策
- 家庭共济:职工医保参保人可以通过办理家庭共济,将个人账户余额授权给已参保的家庭成员使用,用于支付合规医药费用中的个人自付部分。
- 使用本人医保卡:无论何种情况,就医购药都必须使用患者本人的医保卡,不能共用医保卡。
特殊情况的处理
- 代买药:因特殊原因需要委托他人代为购药的,应当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并使用服药者本人的医保卡。
- 避免外借:不要将医保卡借给他人,尤其是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医保诈骗行为,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财务损失。
拿别人的医保卡去药店买药是违法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人信用记录受损,还可能影响商业保险的承保和理赔。个人应严格遵守医保卡的使用规定,通过合法途径享受医疗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