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鱼缸开缸时,必须先完成消毒和清洗步骤后,再添加硝化细菌。具体流程如下:
一、消毒阶段:使用盐或高锰酸钾
-
消毒鱼缸
新鱼缸首次使用前需用盐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浓度可偏高(如盐浓度3%-5%),浸泡时间建议2小时以上。
→ 作用:清除玻璃胶残留、细菌及化学物质,避免对鱼造成危害。 -
彻底冲洗
消毒完成后需反复冲洗鱼缸,确保无盐或高锰酸钾残留,避免残留药物破坏后续硝化系统。
二、养水阶段:添加硝化细菌
-
启动过滤与爆氧
清洗后注入清水,开启过滤系统并爆氧,去除氯气并增加溶氧量,为硝化细菌创造生存环境。 -
投放硝化细菌
在过滤系统运行后,将硝化细菌倒入滤材或主缸中。硝化细菌需附着在滤材表面繁殖,需氧气和有机物(如鱼便)作为食物来源。
→ 注意:若未添加硝化细菌,鱼缸也会因空气中自然存在的菌群逐步建立硝化系统,但速度较慢。 -
配合闯缸鱼使用
可放入皮实的闯缸鱼(如草金鱼),其排泄物可为硝化细菌提供氨氮来源,加速菌群繁殖。
总结顺序:
盐(消毒)→ 清洗 → 硝化细菌。
消毒与硝化细菌投放不可同时进行,否则残留的盐会抑制硝化细菌活性。硝化细菌的添加需在水质稳定、无消毒剂残留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