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认知检查主要包括对患者感知、思维、记忆、智能、自知力等方面的评估,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
感知障碍
- 错觉:需关注错觉的种类、性质、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频度、清晰程度、具体内容,以及出现时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对其他精神症状的影响。
- 幻觉:观察幻觉的类型(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具体内容、出现的清晰度、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出现的频率、与其他症状的关系等。
- 感知觉综合障碍:注意其性质、强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与其他症状的关系。
-
思维障碍
- 思维形式障碍: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观察语量、语速、言语流畅性、应答是否切题,有无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不连贯及病理性赘述等。
- 思维内容障碍:明确是否存在妄想,包括妄想的种类、出现的时间、性质、内容、固定或荒谬程度,以及对诊断和治疗的态度,同时了解妄想的社会功能影响和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
- 思维逻辑障碍:注意有无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诡辩症及其他逻辑性等病理性思维逻辑障碍。
-
记忆
- 即刻记忆:检查患者的即刻记忆能力,如让其记住一组数字或词语,然后立即回忆。
- 近事记忆:询问患者近期发生的事件或信息,观察其记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远事记忆:了解患者对过去较长时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忆情况。
-
智能
- 一般常识: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粗查一般常识,了解其对常见知识的掌握程度。
- 专业知识:如果患者有特定的专业背景,可询问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评估其专业领域的智能水平。
- 计算力:让患者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心算加减法、乘法等,以评估其计算能力。
- 理解力:提出一些需要理解和分析的问题,观察患者的回答是否准确、合理,判断其理解能力。
- 分析综合能力:给出一些复杂的问题或情境,要求患者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自知力
- 自知力完整性:判断患者对自己当前状态的认识和评价能力,是否承认自己有病,是否愿意接受治疗等。
- 自知力基恩: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和症状。
精神科认知检查是一项全面而细致的工作,旨在评估患者在感知、思维、记忆、智能及自知力等多个方面的心理功能状态。这些检查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