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于2024年11月16日在上海发布。该榜单由全国近6000名知名专家参与评选,涵盖了全国100家顶级医院和45个专科的前十名。排行榜的发布旨在反映中国医院的综合实力和专科声誉,为患者提供就医参考。
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
排名方法的变化
- 分级制:2023年的排行榜首次采用分级制,将100家医院分为A++++、A+++、A++、A+和A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包含20家医院。A++++为最高等级。
- 区域分布:医院排名按行政大区编码(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排列,同等级内排名不分先后,院名首字母笔画少者优先。
顶尖医院
- A++++等级: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20家医院。
- 稳定性和变化:与去年相比,部分医院的排名有所上升或下降,显示出医院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
南北差异
- 南方医院优势:南方地区的头部医院数量更多,分布更均衡。2023年,南方地区的医院在排行榜中表现突出,尤其是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的医院。
- 北方医院表现:尽管北方地区仍有部分顶尖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但整体数量上南方医院占据优势。
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
专科排名
- 前10名:每个专科选取前10名医院上榜,涵盖心血管病、呼吸科、肿瘤学、神经内科等多个领域。
- 区域分布:保留了《七大区地区专科排行榜》,确保各地区的顶尖专科都能被了解和认可。
专科表现
- 心血管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10.548分的名誉得分领跑心血管病专科声誉排行榜。
- 呼吸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10.897分的名誉得分领跑呼吸科专科声誉排行榜。
- 神经内科:北京协和医院以9.359分的名誉得分领跑神经内科专科声誉排行榜。
榜单的变化与特点
评选方法
- 评选方法不变:尽管排名方式改变,但评选方法和规则保持不变,依然借鉴美国最佳医院专家评议的方法,综合考虑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因素。
- 专家参与:评委专家库总人数从去年的5655人增加至5909人,有效回复率65.0%,显示评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目的与影响
- 避免内卷:新的排名方式旨在引导医院更加关注学科建设和专科能力提升,避免因微小的排名差异引发的无谓竞争和“内卷”。
- 促进均衡发展:通过区域分布和专科排名,推动全国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减少患者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
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通过引入分级制和区域分布,旨在更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医院的实力和专科声誉。尽管排名方式有所改变,但评选方法和规则保持不变,确保了榜单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这一榜单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就医参考,也促进了全国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